第(3/3)页 李河开口道:“他登记了啊。” 说着,李河拿出了登记的本。 上面还留着司机小马的登记信息,在修车单位上,写的确实是市经委。 “嘿,我说李河,没想到你这情报工作做得还挺好。”陈露阳夸奖道。 嘿嘿嘿~ 李河嘿嘿一笑:“我这不就听主任和陆局的嘛,让干啥我干啥。” “让我登记,我就认认真真登记。该写啥写啥,绝不马虎。” 陈露阳夸奖道:“登记的好,今天晚上给你加个鸡腿儿!” 说完,陈露阳有些心疼的看着待客室里没喝完的两杯茶。 “你说,挺好的茶叶,白瞎了。” 他大老远从学校折腾到这,一口水都没喝。 结果桌上摆着两杯冒香气的好茶,一点没动,真让人看着…… 好!森!气!啊! “以后整点茶叶沫子得了。”陈露阳心疼疼。 “陈哥,来来来,喝点热水暖呼暖呼。” 孙红军瞅着陈露阳状态不对,赶紧端过去一杯热水递过去。 虽然陈露阳嘴上说的埋怨,但是眼神从进屋就一直往那两杯茶水上瞟。 好像要是谁不盯着,他就能抓起来咕咚喝一口。 吨吨吨吨吨吨。 一杯热水下肚,陈露阳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接着回头唠正事儿。 “咱们仓库里的料咋这么少?” 焦龙是负责修理厂物资这一块的。 一听到陈露阳问话,赶紧回答道: “陈哥,咱们仓库里这批料确实有点紧张。” “前阵子厂里那批零件不是搞试制嘛,从火花塞到垫片,还有喷嘴,几样零件全是咱们仓库供的料。” “小件还能凑,关键是那几块圆钢、钢板,打样一次就削下去不少。” 他顿了顿,又低声解释道: “咱们修理厂本来就不是按‘小批量制造’走流程的,材料预算全按‘修车任务’批的,哪敢多囤啊。” “再说,这段时间外头来修的车也不少。像出租公司、街道办,几个单位的车都送来咱这整。” “垫圈、接头、滑套这些常用件消耗得太快了。” “原先还能翻点库存里的旧料,现在真是连边角都快翻不出来了。” 陈露阳眉头轻轻一皱。 焦龙说的有道理。 虽说厂子头上还挂着“修理中心”的牌子,但实际干的活早已经不是单纯的修补,而是半个车件加工点,不少工艺活儿都得从原料整起。 耗材自然也跟着翻了番。 看着陈露阳的神情,焦龙主动出声道: “陈哥,不然我去西南那片老工业区转转?” “那些地方平时干零活、做设备零件多,偶尔也会剩点割了一半的原料头,怕报账麻烦就干脆扔堆里。” “要是能跟厂车间的小工头好好唠唠,说不定能从人家那蹭点刀下料出来。” “实在不行,我就去废品站、旧货市场翻翻。” “老变压器、电机壳子、旧轴承,那些拆开了也能抠出钢材。” “只要动手快点,回来修修磨磨也能上机。” 听完焦龙的话,陈露阳脸上没什么表情,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现在钢材是紧俏资源,国家有管控,真正能碰到的合格原材料很少, 可废品站就不一样了。 没人管,也没人问, 只要眼疾手快、手头麻利,总能整出点能加工的料。 但问题是…… 不行啊! 点火线圈模块要用绝缘壳体配金属接触芯, 制动推杆得是高强度碳钢, 联轴器套筒不但要耐冲击,还得保精度,轴孔配合得卡得死死的…… 哪样都不是随便敲敲打打就能凑合出来的活儿。 “就这点料头,连一套都配不齐。” 陈露阳心里叹了口气,把杯子扣到桌上。 但面上没露出来什么焦急,只抬眼扫了一圈库房的边角堆,“老焦,前两批回来的边角料,还在不?” 焦龙一愣:“还在,搁在东墙那边,但……全是断头断尾,能用的有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