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各位前辈,我摊牌了,我啥也没有-《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2/3)页

    “无论哪个技校来的学生,只要进了西山钢厂的大门,我们就绝不糊弄。该安排岗位的安排岗位、该分师傅的分师傅,吃住统一安排,培训计划上墙,绩效按厂标执行。”

    “别的我不敢说,咱钢厂说一句是一句。”

    “来了,就当自己人带;干得好,就留下当自己人用。”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静了两秒,随即响起一阵轻轻的掌声。

    陈露阳坐在角落,也忍不住听得心潮澎湃!

    这才叫国企老大哥。

    啥叫“扛旗”?

    这就叫扛旗!

    坐在主位的梁仲维点头道:“鲁厂长说得好!”

    “什么叫老企业的骨气?这就叫骨气。”

    “西山钢厂这个态度,讲的是立场,干的是担当,我们经委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他扫视一圈全场,语气温和却有力:

    “今天这个会,不是听谁喊口号,也不是比谁说得好听,咱们比的是一个态度、一个干劲儿。政策是定了,但落实还得靠在座的各位。”

    “有像西山钢厂这样的‘老大哥’带头,我们就有底气说,这个试点能干成,能干好。”

    他语气一收:

    “下面的会还长,咱接着听,谁有想法、谁有打算,都尽管讲出来。”

    何大华咧了咧嘴,笑着站起身:

    “鲁厂长说得实在。我们西山机械也差不多。我们不是钢铁冶炼,是干冷板热板下面那些‘铁心骨架’的。”

    “光今年上半年,我们就给七家市属单位供了1340套大型运输滚轮轴承、螺旋升降机组,还给石山发电厂赶了紧急的主吊臂。”

    “八月份,我们还参加了是全国技改试点项目‘双套多刀位车床联合线’。”

    “我们厂今年任务三个字:顶天立地。”

    “顶的是全国设备基础件空缺这口锅。光我们年内送出去的卷板支架、锚固件、超大联轴器,就供了八个部委的直属项目。”

    “立的是片儿城本地的市政基建项目。发电厂、煤气厂,新建的化工站、新桥、热力中转站,我们都在干配套。”

    他语气一转,带着点真诚与务实:

    “现在我们年底要赶一批标准锚链连接器和大吨位卷板支架,后头还得改模,试新批次材料。”

    “我就不绕弯子了。”

    “我们想从机电技校直接接一拨能上手的学生,会磨刀,会看图,敢站机床的。老师那边也不用太操心,我们会安排带教,手把手教。只要人到,我们就真练、真用,不当过路人。”

    梁仲维轻轻点头,手中的笔在记录本上划了一道。

    眼看气氛热了一轮,

    电气设备制造公司的韩跃进发言道:“下面我也说说我们厂的情况。”

    “我们厂年底主要承担的是‘城市电网标准化试点’任务。”

    “现在市里正在推进五个城区的低压电网整合与改造工作,我们厂负责的是西城区和宣宣区两个片区,目前已经进场完成了40多个小区的配电设施配套。”

    他说到这儿,略顿了一下,继续补充道:

    “同时,我们最近刚接到全国城建局的一项技术委托,起草一套小功率控制盒的通用结构图样,作为明年全国推广前的试点准备。”

    “这项任务目前处于初稿设计阶段,由我们厂牵头,联合几家兄弟单位共同推进。”

    韩跃进说到这里,语气一转,话锋落在会议主题上:

    “关于‘产教融合试点’,我们厂的态度也很明确。”

    “完全支持市经委的部署,愿意根据实际岗位情况安排技校学生进厂实习、跟岗学习。”

    “我们厂属于典型的技术配套型单位,不像钢铁、机床这些大车间生产节奏那么快,但工艺流程标准化程度高、岗位分工细,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纪律性要求也比较具体。”

    “这些年我们也接收过几拨技校学生实习。说句实话,肯学、肯问、肯动手的孩子,到我们厂基本都能带得出来。尤其是电气工艺、安装调配、图纸校核这几项,我们有成套带教流程。”

    他抬头扫了一眼技校方向,补充道:

    “现在厂里电控装配一线正好在做样式盒设计的结构打样,还缺图纸绘制和手工排线的辅助工。只要技校这边能提前筛选一批基础扎实、守纪律的学生,我们愿意第一时间接收。”

    “老师这边不用太担心,我们会把学生纳入现有班组安排,按照项目节点分阶段轮岗。能留下来的,将来也是我们的用人储备。”

    嘶……

    陈露阳小眉头皱起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