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家快被拆了-《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2/3)页

    张殿才疑惑:“没弄清楚是什么意思?”

    陈露阳解释道:“要是车棚算在修理厂自己的固定资产里,那就简单,说动就动,随时能把棚子腾出来改成框架。”

    “可要是划在市经委那边的统筹名下,就算是公家拨下来的临时设施,那就得重新走审批手续了。”

    “批得快还好,要是卡在哪个环节,没准就得拖个三五个月。”

    陈露阳说到这,摊开手,笑容里带着点无奈:

    “张老师,我这边肯定是想帮的。”

    “可您也知道,现在正是各厂子都盯着扩建的节骨眼,动一寸地儿都得层层请示,光凭我一个学生,怕是推不动啊……”

    张殿才眉头轻轻一皱。

    这个陈露阳……怕不是有别的心思吧?

    虽然陈露阳语气诚恳,可是话里话外不像是一个单纯学生的直来直去,反倒更像机关里老油条惯用的腔调。

    表面上为难,实则把话题顺势一推。

    摆明了这事儿如果想干成,还得靠学校出面,他一个学生担不起。

    而实际上,陈露阳确实是这么想的!

    今年回到片儿城,陈露阳最重要的一个计划就是修理厂的扩建。

    而车棚就是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扩建起点”。

    一旦自己答应张殿才的要求,就等于是把修理厂扩建的主动权拱手交出去。

    到时候,框架搭在车棚里,课题组要用就是他们的优先,修理厂的扩建只能往后拖。

    所以,他是一点、一点点、一点点点都不想把地方让出去!

    但是没办法,张殿才开口了。

    他也不能明着拒绝人家。

    不过陈露阳也不吃亏。

    他话里话外把审批的难处摆出来,看似推托,实则是在变相提醒张殿才:

    要是真想干,就得请学校、请老师出面协调。

    这样一来,哪怕最后真把车棚动了,那也是学校的课题组“借地”,而不是修理厂主动“献地”。

    而且,一旦市经委真批下来了,修理厂的扩建就等于名正言顺地被提前认可。

    即便未来框架拆掉,厂子也已经占下了这块地皮。

    两个人都不是傻子。

    陈露阳算盘打得精,但张殿才也不是看不出门道。

    但目前课题正处在关键阶段,时间就是命脉,他等不起。

    张殿才沉吟片刻,索性开口:

    “这样吧,你先问明白车棚到底是什么情况。”

    “如果扩建手续真有困难,我来想办法,出面跑一跑,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事往前推一推。”

    这句话一落,顿时把空气里的僵硬冲散了。

    陈露阳痛快点头。

    “好!这周末我回修理厂一趟,把车棚的情况弄清楚,具体情况等周一我再跟老师汇报。”

    ……

    周末,

    学校门口的公交车站冷风呼呼直灌。

    沈飞裹着大棉袄和二棉裤,双手插进棉袄袖子里,缩着脖子,一脸幽怨的看着旁边站着吹口哨的陈露阳。

    被骗了!

    之前他为了让陈露阳专心致志的干罗天,主动揽下了为三八妇女节拉物资和活动资金的差事。

    原本以为能看一场好戏,可那成想学刊编辑部突然刊发了临时通知。

    丫的直接把论战的事给叫停了!

    这倒好,自己非但一点热闹没看着,最后反而还要干活。

    可怜旁边的张楠不知道陈露阳和沈飞之间的弯弯绕,

    他瞧着沈飞的眼神不对,还以为两个人有过节,一个劲儿的挡在陈露阳和沈飞中间,生怕俩人一个不对付,再在车站上干起来。

    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两个人一路晃悠,总算在午饭前赶回了修理厂。

    刚一拐过胡同,陈露阳就瞧见修理厂的小院里停了四五辆车,全都是等待修理的。

    张国强、谭松仁和刘康文几个老师傅正浑身大汗的一辆辆给车换件。

    陆局和李河几个人则是在接客室里,忙着招呼司机。

    瞧见陈露阳回来,陆局等人还不等起来迎接,就被陈露阳笑着压了压手。

    “你们先忙。”

    随后,陈露阳就拐进了办公室,和张楠一起进屋烤炉子。

    等身体暖和些了,

    张楠抱着图纸和工具就去仓库翻旧件,琢磨磨损痕迹去了。

    自从听完了张殿才关于“导向与密封要分清功能”的点拨,张楠现在对图纸上每一道尺寸、每一个符号都有了更深的敬畏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