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我是甲方祖宗-《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2/3)页
王科长目光落在他脸上。
“小钱,咱兄弟俩这么多年,当哥哥的也盼着你好,跟你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
“现在这风向变得快,你要是还想守着那点边角料活命,那以后你连这门都进不来。”
“如果你真想接着干……不如早点给自己寻个出路,看看哪个厂能够让你挂靠。”
钱成国顺势问:“王哥……你看,要是我想挂靠,咱厂有没有这个门路?”
王科长道:“挂靠这种事,不是我在科里点个头就行的。得厂里党委开会定人选,报上市经委,由市里审定。”
“你要是真动这个心思,该找谁,你比我清楚。”
钱成国身子往前一探。
“厂长?”
王科长点点头:“厂长是一关,书记也是一关。”
“你这五金厂虽小,但是真挂进来,人家就得替你担责、替你养人、替你报指标。”
他顿了顿,话锋忽地一转:
“而且,可不是只有你一家想挂靠。”
“最近两天,市里小厂子听到了消息,全都在往国营厂挤,谁不想抱个公家的粗腿?”
“你要去晚一步,名额让别人抢走了,到时候就算你托到我这儿,我也没法往上递。”
这话说完,钱成国登时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个天大的机会,也是最后的窗口期。
再犹豫一天,甚至半天,可能就什么都没了。
出了生产科办公室,
钱成国先是转身去了库房,把刚才王科长要给他放的那车头料、尾料全部确认清单、清点重量、当场开条子,装车,拉回五金厂。
随后,扭头去了厂部三楼,敲响了厂长办公室……
……
与此同时,
北大校园里,陈露阳正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陪着校领导,将梁仲维送上车。
自从上次梁仲维和他透露“市里要组建协作网”之后,他便一直暗暗关注消息,
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一大早,系里就通知陈露阳,让他上午来校研处参加紧急会议,点名他务必出席!
作为北大第一个被纳入协作网的校办实体项目,学校对于这个事情非常重视。
不仅经济系、哲学系和力学系党总支书记以院系代表身份参与;
科研处处长杜怀远与校办主任李长河列席;
北大主管科研与校办产业的副校长更是亲自主持!
而市经委的梁仲维也是亲自到场!
总之,会议室两方都是熟人!
起先,梁仲维还一板一眼地照着材料,宣读陈露阳的“通用化汽车零部件项目”被列入片儿城三来一补协作网首批核心试点单位的消息。
但宣读没两段,话就越唠越熟,越唠越热乎。
最后直接由“宣读文件、传达精神”变成了“认老师,拉家常”的校友师生见面会!
梁仲维本就是北大毕业的,在座这些不是他当年的授课老师,就是同一届、上下届的熟面孔。
几句话一搭上,各种旧事你一句我一句地翻出来,比谁都热络。
场上没有陈露阳说话的份,他就乐呵呵的听着。
明明半小时就能开完的会,双方硬是唠了小半天!
等叙完旧情,梁仲维才转头,对陈露阳道:
“小陈,这次协作网共纳入了十三家单位,除了你们修理厂,其余全是国营单位。”
“你是唯一的校办实体项目,也是唯一的学生负责人,这在市经委的备案上,是开先例的。”
他语气一转,半认真半感慨:
“所以,这份荣誉你要记着,更要感谢学校。”
“如果没有学校为你好搭平台、把制度口子打开,你这个项目就算做得再好,也未必能以‘校办产业’身份报进来。”
陈露阳恭敬道:“我明白!我能走到今天,都是学校给我的机会,是学校信任我、培养我,推着我往前走。我一定好好干,绝不给学校丢脸。”
这时,站在一旁、护徒心切的经济系主任张国真,忍不住抢着开口道:
“小梁啊,小陈可是你亲师弟!”
“以后协作网那边有什么新风向、新口径的,都第一时间给我们小陈透透!”
“什么钢材、经费,都先可着我们小陈来!”
“那些国营大厂底子厚,不差那一车两车的,咱小陈这边刚起步,你得先紧着点儿。”
“一定一定!”梁仲维笑着开口。
“小陈的通用化项目,是咱们北大打出去的旗子,也是我们整个市里的招牌。”
“我这当师兄的,哪能不护着自家人?!”
“以后协作网的任务、指标,只要我能说得上话的地方,肯定第一时间倾斜到学校这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