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人类是宇宙中最顶级生物-《一心向上》


    第(3/3)页

    周棠拿着一份检测报告找到林野,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舰长,我们在玫瑰星云的冰晶颗粒里,检测到了有机分子!而且是构成生命的关键物质。

    氨基酸!”

    这个发现让全船沸腾。

    科学家们立刻派出探测舱,收集更多冰晶样本。

    经过分析。

    他们发现这些氨基酸的结构与地球生命氨基酸高度相似,甚至能在实验室里合成简单蛋白质。

    周棠尤为激动。

    “这说明,宇宙中并非只有地球能孕育生命的基础物质。”

    “或许,在某个我们尚未抵达的星域,真的有生命在演化,只是还没发展到‘会思考、能创造’的阶段。”

    林野边说边看着实验室里跳动的蛋白质分子影像。

    他突然意识到。

    人类之前的寻找,或许太过执着于“同类”或“更高级文明”。

    却忽略了宇宙中生命本就多样性。

    有些生命尚未演化出智慧。

    那些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同样是宇宙对“孤独”的回应。

    “溯源号”继续向宇宙深处航行,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寻找“同类”。

    而是。

    记录宇宙中各种生命痕迹。

    在之后百年里,他们遇到了许多奇妙景象。

    在一颗红色大气层行星上,发现了硅基生物。

    这些硅基生物可以在高温中生存,它们透明如水晶,在岩石缝隙里缓慢移动。

    在一片气体行星环带中,观测到了甲烷构生命体“漂浮生物”。

    它们没有固定形态,随着气流不断变化,却能通过体内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还有一颗卫星被冰层覆盖,冰层下海洋里,生活着发光“管状生物”。

    它们排出的废物能形成奇异“冰花”,在海底绽放。

    每发现一种新生命形态,船员们都会将其记录在“宇宙生命图谱”中。

    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生命知识,不再只听“蓝色星球”的故事。

    他们会指着屏幕上那些“硅基微生物”说。

    “老师,未来我们能和它们交流吗?”

    而老师们会笑着回答。

    “只要人类的思考不停止,总有一天,我们能找到理解它们的方式。”

    然而。

    宇宙危险从未远离。

    在“溯源号”离开玫瑰星云后第五百年,他们遭遇了一场前严酷“星际风暴”。

    这场风暴由两颗恒星碰撞引发,高能粒子流像狂暴洪水,席卷了周围数十光年区域。

    当风暴逼近时,“溯源号”的电磁防护网瞬间被击穿。

    飞船能源系统陷入瘫痪,生态舱温度开始急剧下降,氧气浓度也在不断降低。

    林野召集所有船员在主控室集合,此时飞船里一片昏暗,只有应急灯发出微弱光芒。

    “各位,我们现在面临的,可能是‘溯源号’万年航行中最严峻的危机。”

    林野声音平静却有力。

    “但我们不能放弃,从地球启航至今,人类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思考和创造。

    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建议,都可能拯救我们。”

    沉默了片刻后。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站了起来,他叫陈星,是初代舰长陈默的后代。

    “舰长,我记得飞船的外层装甲是用‘记忆金属’制造的,这种金属在受到高能粒子冲击时,会产生微弱的电流。

    如果我们能将所有装甲的电流集中起来,或许能形成一个临时的‘能量护盾’,抵御粒子流的攻击。”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周棠立刻补充。

    “我可以计算粒子流的攻击角度,调整装甲的电流方向,让护盾的防御效果最大化。”

    陆明也站了出来。

    “我们可以拆解部分非必要设备,为电流集中装置提供能源。”

    接下来三天三夜,全船船员都投入到了“能量护盾”的建造中。

    陈星带领工程师团队,在飞船外部装甲上安装电流收集器。

    周棠在主控室里,根据粒子流实时数据,不断调整护盾参数。

    老船员们则负责拆解休眠舱的能源模块,为装置供电。

    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生态舱里,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各种珍贵作物种子,那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

    当星际风暴第一波粒子流抵达时。

    “溯源号”外层装甲突然亮起了一层淡蓝色的光芒。

    “能量护盾”成功启动了!

    粒子流撞击在护盾上,激起阵阵涟漪,却始终无法突破。

    三天后。

    风暴渐渐平息,当护盾的光芒熄灭时,全船人都欢呼起来,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这场危机过后。

    “溯源号”的船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念。

    人类或许是宇宙中最顶级的生物,但这份“顶级”,并非意味着孤独和傲慢。

    而是。

    意味着责任。

    用思考和创造,守护自己的文明,也记录宇宙中每一个生命奇迹。

    又过了千年。

    “溯源号”抵达了一片从未被人类观测过的星域。

    这里恒星大多是年轻蓝巨星,周围环绕着许多处于“婴儿期”的行星。

    科学家们在一颗编号为“新星-01”的行星上,发现了液态水和稳定大气层。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行星土壤中,检测到了正在演化的多细胞生命。

    一种类似地球海藻的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林野乘坐探测舱降落到“新星-01”的表面,踩在柔软的土壤上。

    他看着眼前成片绿色植物,感受着带着湿润气息和风,突然想起了“蓝色星球”的故事。

    他摘下头盔,深吸口气,空气中带着淡淡植物清香,那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地球。

    “舰长,我们要不要在这颗行星上建立基地?”

    周棠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期待。

    林野看着远方正在升起的蓝巨星,光芒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给绿色植物镀上了一层金边。

    他摇了摇头,轻声说。

    “不,我们继续前进。

    这颗行星生命还在演化,我们不能打扰它们。

    人类的使命,不是寻找‘归宿’。

    而是成为宇宙的‘见证者’。

    见证生命诞生,见证文明延续。

    用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在星际中留下属于人类的痕迹。”

    当“溯源号”再次启航时。

    舷窗外“新星-01”渐渐变成了一个绿色小点。

    林野站在主控室里,看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宇宙生命图谱”,上面已经记录了数十种宇宙生命形态。

    他想起了一万年前,人类启航时的目标。

    寻找同类和更高级生物。

    如今。

    虽然没有找到,却找到了更珍贵的东西。

    对生命的敬畏,对文明的坚守,以及永不停止的思考和创造。

    飞船朝着宇宙更深处飞去。

    前方星空依旧未知。

    或许还会有危机,或许还会有失望,但船员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

    因为。

    他们知道,只要人类还能思考,还能创造,文明的火种就不会熄灭。

    而人类。

    这个宇宙中最孤独也最顶级的生物,将继续在星尘中行走。

    人类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宇宙和生命的传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