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究竟谁才是计算机专业的? 众本科生的开始怀疑究竟是否适合学计算机了。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运用,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功能不再局限于数值计算,向着其他方向发展,比如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说到底,真正的计算机,是利用高超的运算速度进行数据处理……而我需要的,只是拥有数值计算功能的计算器!不需要太大存储空间,能存储几种数学模型就行……” 谢威说到后面,谢威的语气中满是无奈。 搞计算器,也是在计划内。 算是PLC跟CNC项目的前置项目,无论是PLC还是CNC,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性能都更高。直接用这个项目给计算机方面的同学跟老师练手。 “你在为机电系那两个项目做准备?” 听完谢威的介绍跟述求,于国峰皱起了眉头。 看来,谢威心还在机电系那边啊。 早知道,当时在红光厂没见到谢威,就先去他家里找他了。 “于主任,我嫌计算尺使用起来太麻烦,而且结果也不精准。咱学校搞出国内第一台模拟式计算机,74年山城工业大学北迁回归,学校的设备、物资都回来了。电子计算器如果搞出来,提供给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可以有效加快科研速度啊。” 谢威自然不能说是为了给PLC、CNC研发打基础。 “好,你放心,我们全力配合你。” 于国峰听完谢威的理由,松了口气。 刚说完配合,脸上就浮现出了尴尬:“那啥,谢威啊,咱们搞这计算器,需要不少经费吧?” “初期,可能得五万左右。” 真敢开口啊! 就连吴红波,也瞪大眼睛看着谢威,他想问问谢威:你知道5万块钱是多么庞大的一笔钱么? “……” 于国峰尴尬得老脸通红。 没钱! 部里没下发研发任务,根本没什么钱。 今年要是巨型计算机的研发项目落在了哈工大,哪里会愁这个? 随便挪点巨型计算机的经费给谢威都没问题。 今年,国家下发巨型计算机研发任务,清北、国防科大、哈工大四所高校竞争。 最终,被国防科大提出“5年时间、2亿经费,保证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条件拿下。 于国峰懊恼地拍了拍脑袋。 看来,还是杜国旺通透:给天才当导师,是需要巨额研发经费的。 难怪那狗曰的一开始就悄悄跑校长那要了20万经费。 谢威这天才,因为计算机系没钱,跟计算机系也没缘啊。 于主任突然就悟了:各个系跟天才有多大缘分,就看各个系有多少提供给天才科研的钱。 “于主任,不用担心经费,我会搞过来的。” “你从哪里搞?” 谢威笑笑,没回答。 于国峰大喜,经费支持不上,其他方面可不能不到位,不然就彻底没缘了。 “那咱们就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分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