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才是对方找自己的真实目的吧! 要钱! 可谢威没法拒绝。 “前期校企办提供不了多少经费……” “火箭弹风洞实验已经做了,就剩下全尺寸模型;整个系统,有不少设计工作需要补充,前期需要的经费不多……” “我明天跟校长他们商量一下吧。” 谢威没有直接给出答复。 任老让方鹏举找自己,应该不是为了自己提供项目。 射程300公里以上的火箭炮,终究不是导弹。 而《中导条约》要等到87年才会签署,肯定也不是为了规避这条约的,或许,是任老看好这种火箭炮的前景? 或是任老希望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清楚校企办手里掌握着项目自主权,还能为项目提供经费。 现在搞超远程火箭炮,配套跟不上不说,技术储备也不足。 一旦开始搞,需要的经费不会是小数目。 “好的,今晚上把你耽搁得太晚,实在不好意思。” 已经凌晨一点,方鹏举满脸歉意。 “不碍事,平时晚上也都差不多两点才睡。” 谢威笑着回答。 方鹏举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放弃了。 谢威回到宿舍时,宿舍一个人都没有。 大家仿佛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有些自虐式的学习。 过程很艰苦。 当有了明显进步后的那种心情愉悦,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在这段时间,谢威慢慢理解为什么在几十年后物质供应充足、科技日渐发达的时代,绝大部分活得都不快乐;而这年头吃不饱,冬天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几套,每天累死累活,大家却乐呵呵的,劲头十足。 尤其宿舍这帮家伙,从开学到现在不曾休息过一天,没人叫苦叫累,连姚鑫伟都没有提过。 谢威也都受到宿舍同学影响,平时没有周末的概念。 从王征回来后,谢威会经常买东西去杜国旺家蹭饭,平时给谢柔送饭都轮不到他。 去看谢柔,那丫头每次反而嫌弃谢威打扰了她学习。 有了专业老师讲解,谢柔进步很快,也不愿意让谢威帮他讲题。 “姚鑫伟这小子虽然不少方面不咋样,人还是不错。或许可以考虑让他先跟着方鹏举的团队搞火箭炮?” 想着姚鑫伟家里要求他学火箭相关专业,这小子却想着去弄计算机。 远程火箭炮的控制系统、雷达系统、制导系统等对计算机要求也不低,谢威觉得,完全可以让姚鑫伟先跟着方鹏举的项目团队去打基础。 以此感谢生活委员姚鑫伟同志每天帮自己从地下室锅炉房里打热水。 “火箭炮?班长,我之前就说了想学计算机啊!” 第二天早上,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中穿着单衣跑一通,浑身酸爽得不行后,谢威回到宿舍恰好遇到提着所有人暖水瓶打水回来的姚鑫伟。 谢威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姚鑫伟的拒绝。 火箭炮加个炮,不还是火箭么! “六哥,要不让老五去计算机项目,我去火箭炮那边?” 冯珂开口了。 虽然火箭炮不是他感兴趣的火箭,至少,也跟火箭沾边,比计算机吸引人啊。 “你们呢?还有没有想要调整的?” 谢威问宿舍其他三人。 张敬研要去金属材料所。 唐龙搞化学现在想调整都没了可能。 李创新进了无线电项目,现在跟着莫灵羽等人搞收音机呢。 冯珂要从计算机调整到火箭炮。 姚鑫伟去计算机。 “六哥,我想去战机项目,我觉得,战机更符合我对自己的预期。” 李创新忐忑地看着谢威,小心提出了要求。 参与无线电项目后,李创新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吸引自己。 学校没有公开战机相关技术项目。 年后将恢复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招生的事,稍微关注学校新闻的人都知道。 “行,到时候我帮大家调整,目前还是得该干啥干啥。” 谢威点头表示知道。 实验班的众人,项目会不断根据兴趣而调整。 尤其现在随着项目增加,班上几乎全员参与到了实验项目,严重影响到了基础课的日常教学工作。 无奈之下学校做出了调整:每天上午跟下午第一节课实验班同学在教室学习基础课程,下午三点上完课后,再到各个实验室。 这就意味着实验班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少了很多自习跟自由活动的时间。 谢威没有急着去上课,先找了李瑞。 “火箭炮?谢威,方鹏举是个疯子!有那钱搞射程那种射程的火箭炮,搞个精度更高,打得更准的导弹不行吗?” 李瑞本来准备去陪任副部长。 1200万经费还没到手呢。 别到时候任副部长把经费砍一部分,就不美丽了。 听到谢威来问方鹏举那火箭炮项目的事,李校长急了。 “导弹是导弹,火箭炮是火箭炮。这种射程的战术导弹,造价不便宜!而且火箭炮是为了火力覆盖、饱和式打击……” 李瑞的态度让谢威意外。 老家伙不应该是军事项目就喜欢么? “谢威啊,那样射程的火箭炮,根本没有太大用。火箭炮覆盖有限,还不如派出一个轰炸机中队丢的炸弹多……” 李瑞急忙反驳。 在他看来,30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完全是浪费钱。 “开发出来用于出口呢?” 谢威不想听李瑞说的理由。 认为方鹏举是疯子的人,说出理由不会有丝毫新鲜。 “啊?” 李瑞愣住了。 出口? 想都不曾想过。 也不敢想。 “可能吗?之前对外的装备援助都是无偿的啊!” 李瑞喃喃地说道,“而且这东西太先进了,不在军事援助范畴内。” 军事援助的,都是常规的坦克、战机、火炮等武器装备,不包括火箭炮跟导弹这样的先进装备。 “你忘记九月总设计师视察112厂的谈话了?” 谢威提醒李瑞。 9月,总设计师专程考察了东北经济,在视察112厂时,曾忧心忡忡地说:“军工行业想要真正的发展,只靠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集百家之所长。但是要怎么集呢?那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又要大量的外汇。我们只是搞对外无偿军事援助,外汇流失很严重呀!” 那之后,总师更是多次到访航空工业部门,听取各级汇报,最后得出结论:“要先进技术,也要先进人才,这些都需要外汇支撑。不当军火商是不行了。” 上级是否已经出台政策,停止无偿对外装备援助,谢威不知道。 他却清楚,79年向埃及出口50架歼-6跟相关零配件,是新中国第一笔对外装备出口,合同总价1.67亿刀。 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无偿军事援助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仅仅战机就无偿援助了上千架。 那是多少钱? 当然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得考虑国际局势。 西南边境外的的猴子,得到超过200亿刀的装备援助。结果,转过来就用援助的武器打援助他的爹。 自卫反击战,还有一个多月就打响了。 “上面没出台任何出口相关的政策啊!你别整天瞎琢磨行不?” 李瑞是真的急了。 谢威这小子,想一出是一出啊。 “现在没有技术,要搞出来得不少时间!目前,都改革开放了……” 谢威再一次提醒李瑞目光得放长远一些。 现在没有政策,以后呢? “你小子这是啥意思?你要支持方鹏举搞这东西,用你校企办的钱支持就是了,你都不准学校领导插手你校企办的事情了,这会儿给我说有用?” 李瑞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不对劲。 谢威不想让校企办出钱! “什么叫我的校企办?” 谢威不乐意了。 “部里1200万还没到手,别看这笔钱很多,学校得扩建,实验室设备得更新,部里相关研发项目得加快……” 李瑞也不跟谢威争论,转而哭穷。 给钱? 是没可能的。 原本上级拨的经费,他还打算给谢威分一些。 奈何,谢威在关键时候逼着他承诺学校领导不得对校企办的财务插手。 李校长哪能忍这口气? “当然,如果校企办愿意支持方鹏举的超远程火箭炮项目,除了经费,人力物力学校不会少的。” 怕谢威暴走,李瑞觉得,人力物力还是可以给一部分。 “任副部长让方鹏举找我的。” 老家伙跟自己耍无奈? 直接丢王炸去炸他。 “真的?” 果然,李瑞被谢威丢出来的王炸给炸懵了,“任副部长可不会管这些事。当年他还为这项目批评过方鹏举。” “当年是基础配套跟不上,目前有了实现的基础。方主任说理论设计工作差不多了……也不是一上来就搞射程那么远的。弄个120~180公里的,找到客户后,再搞射程更远的……” 谢威突然发现,跟李瑞接触多了,自己说项目进度时,也开始满嘴跑火车了。 方鹏举可没说理论设计差不多了。 “谢威啊,学校花钱的地方多,钱又少,要不商量一下……” 不等李瑞说完,谢威就已经出了办公室门。 “这年轻人,啥态度!这动不动就走人了,以后可咋搞!” 李校长很头痛。 “或许,是因为火箭炮使用的是火箭相关技术,部里怕学校把经费都给砸到战机技术开发上?” 想到这一点,李瑞突然觉得这火箭炮项目或许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国家有射程5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 甚至射程更远的战略洲际导弹也有了。 貌似就没有射程几十公里到500公里的导弹…… “谢威,学校给了人,可不会给人力支持啊!” 以为自己想明白了的李校长,对着门外大声地嚷着。 听到这话,谢威走得更快。 果然不能跟李瑞那老家伙多讲道理,讲不通的。 “方主任,您可以组织人员准备搞项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