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哥,还是你厉害!” 登上火车后,谢柔才松了一口气。 在外人面前高冷的谢柔,此刻才像一个14岁的活泼少女。 “不是我厉害,是爹妈怕你吃苦。” 谢威苦笑着,“对了,学校怎么那多么考上哈工大的?” “校长老头在上次侯教授找我后,就在全年级筛选了一个‘哈工大冲刺班’,一共30人,配备学校最好的老师,每个月模拟一次高考,班上最后五名回普通班,普通班考得好的进来……班上用的是你给我留的复习资料,还有上次我去学校时候莫姐姐帮我收集的其他人的复习心得……” 还有这事儿? 谢柔之前不是就没有去实验班待几天么? “东郊中学的人数不是不多嘛?” “现在可多了。很多返城的知青晓得后,就跑到我们学校来。今年有几个七中的尖子生转学到我们学校,他们校长跟教导主任带着一帮老师来要人,结果蒋老头跟七中校长打锤(打架)……” “……” 东郊中学居然都能把七中的尖子生吸引过来? 蓉城教育,从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就这么卷了么? 两个校长为了抢学生打架啊! 也就这年代了。 “哥,你不晓得,我们冲刺班的30个人,考得最差的五个人,都只能上隔壁的川大,有4个上了中科大,7个上了清华,还有几个首都大学……” 谢柔乐呵呵地给谢威分享学校的趣事。 这把谢威更是震得不轻。 这话,是七中老师批评学生说的话啊,怎么就在从谢柔口里说出来了呢? 去年七中成了省重点了,东郊中学连个市重点都不是,只是一个普通高中,在整个蓉城教育系统都只是一个小卡拉米。 或许,如果不是自己的意外到来,谢柔会成为一名老师,然后在七中如此批评自己的学生? 很有可能! ······ “什么?走了?谢厂长,你怎么能这样!咱们都说好了!” 侯教授气得脸都有些扭曲了。 都谈好了。 巴蜀省还有另外一个16岁的青年符合少年班的招收标准,为了顺路,他先去把人接到蓉城,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在蓉城玩玩然后就回学校的。 结果,来到谢家,天都塌了——谢柔已经被哈工大的人接走了。 “侯教授,真是抱歉。我们怎么劝,谢柔都不愿意去少年班……” 谢建国一脸歉意。 “哈工大能跟我们中科大比?他们同样没有航空航天,学校都承诺了可以安排航空航天的老师教导谢柔啊!” 侯教授是真的怒了。 谢柔是今年少年班最天才的学生,没有之一。 尤其是在数学跟物理方面,不仅思维能力强,基础也扎实。 多好的搞数学研究或是理论物理的苗子啊! 航空航天什么的,也需要以数学跟物理作为基础嘛。 “不是专业的问题,她哥在哈工大……” “我不是都说了,等谢威完成本科学习,不用考试,直接安排导师带他搞研究啊!” 侯教授感觉自己肺都要炸了。 知道谢柔的天才,他亲自来接人,结果人还被哈工大的接走了。 能不气么? “那啥,谢威联系不上啊。到了学校后,整个人就仿佛失联了一样。之前我去学校谈合作,也没能见到他。” 对于这事情,谢厂长早就想好了说辞。 只要脸皮厚就好。 反正侯教授是不知道情况的。 “研究生啊!全国都没有多少,这样的机会,一旦失去了,可就不会再有了!谢厂长,你可要想清楚,我们给的条件是不参加考试,由学部委员带他呢!” “我知道机会难得,我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都是有主见的,我们平时说话都不管用的。” “侯教授,中午在家里吃饭啊?” 这时,系着围裙的刘梅端着一碗米从堂屋里出来,对侯教授招呼着。 “不了,我还有事!” 侯教授哪里还有心情吃饭? 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怕是都没胃口。 无奈之下,只能告辞,准备离开。 “那啥,侯教授,中科大跟我们厂合作的事情?” 孩子没去中科大,谢厂长还是希望跟中科大也合作。 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才最合适。 “合作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