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大汉教育必须要有此书-《汉威天下之刘襄》


    第(3/3)页

    琅琊郡本来很大,是秦朝的三十六郡之一。秦灭齐国后,将齐地分为济北、临淄、胶东、琅琊四郡。

    汉高皇帝六年,将琅琊郡一分为二,原琅琊郡的大半范围划给了新生的城阳郡,琅琊郡由此变成了一个狭长的小郡。

    琅琊郡如今的郡守名叫文翁,历史上担任过蜀郡郡守,在蜀郡大兴文教,开设学宫,使得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界的一颗明星,对教育发展贡献极大。

    刘襄在得知如今的琅琊郡郡守是文翁后,便对琅琊郡郡学产生了兴趣,想要看看这位教学能手治下的郡学如何。

    「回禀陛下,臣将郡学分为童学与冠学。冠学学子为已加冠成年学子,臣从其中择贤者荐往太学、选为郡县官吏或为童学讲师。」

    「童学为未加冠学子,又将其按年龄划分大中小三个班级,针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

    「臣以为由小见大,见微知著,陛下既打算参观郡学,不妨参观童学小班。」文翁对着刘襄恭声说道。

    「好一个因材施教,卿能做到如此细致实属难得,便依卿之言,参观童学小班吧。」刘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在文翁的带领下,来到了琅琊郡学之中。

    刚刚入内,便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不禁使得刘襄追忆起了自己前世在校园读书的美好回忆。

    几人从后门悄悄进入了小班教室,观摩起了小班同学上课。

    讲师在文翁的手势下,继续有条不紊的讲着自己的课。

    童学小班的学生年龄基本上是七到十岁,此刻都目不斜视的盯着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

    教室的墙上贴着这些小班学生写的作业,有那么几个写的特别秀气,看得刘襄连连点头。

    待这节课上完后,刘襄拿起一名学生的课本打量了起来。

    小班学生的课本有千字文、三字经、和简化版的百家姓。

    此外还有一本专门记录刘邦与刘襄各种英雄事迹的书,故事也是简化的。

    「这是?」刘襄好奇的问道。

    「回禀陛下,此书乃臣自行组织人力编撰,有着冠学与童学两本书,乃是为了使得我大汉官学学子能够通晓陛下与高皇帝功业,以忠君报国。」文翁恭声道。

    琅琊郡有从太学毕业回来工作的,偶然闲聊中将异族留学生要在太学多学一门「汉文化思政教育课」告与文翁。

    使得文翁从中得到启发,从而结合编写了专门歌颂刘襄与刘邦的书。

    「此书编撰的很好,当向各郡国推广。卿编书有功,增爵一级,赏八十金。」刘襄沉声说道。

    为您提供大神白菜吃豆腐的《汉威天下之刘襄》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大汉教育必须要有此书免费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