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田骥连忙躬身退至一旁,心中惊疑不定。 赵凌站定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求知渴望的年轻面孔。 他声音清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朕今日来尚学宫,非为巡视,乃是为诸位农家学子讲一课。” 皇帝亲自授课? 而且是给农家学子?!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农家弟子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与困惑。 皇帝陛下日理万机,竟亲临这田间学问的殿堂? 这背后蕴含着何等深意? 田骥更是心神剧震,隐隐感觉将有非同寻常的知识降临。 赵凌无视众人的惊诧,直接抛出了问题:“诸位学子,朕问你们,欲使五谷丰登,仓廪充盈,需注意哪些事情?” 短暂的寂静后,一名身材敦实、目光炯炯的学子鼓起勇气起身,声音洪亮地答道:“回禀陛下!农事之本,在于精耕细作!需深耕土壤,碎土保墒,提高其蓄水保肥之力。” “除此之外更需勤于中耕除草,不使杂草夺禾苗之养分!”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显出扎实功底。 赵凌微微颔首:“不错!还有呢?” 另一名学子接口道:“还需重视积肥沤肥,因地因时,因作物合理施用粪肥绿肥,以维持地力不衰。” “除此之外,更要谨遵农时,按历法节气安排耕作,不可违逆天时。农具亦为关键,如陛下推广之新式犁、锄,省力增效,事半功倍!” 赵凌微微点头:“不错!你且坐下!” 赵凌的目光落在他的弟子杨稷,问道:“杨稷,你说!” “水利为命脉!”杨稷的口吃已经完全治好了,他沉吟了片刻,口齿清晰地补充道,“需广修陂塘,深挖沟渠,既能引水灌溉,防旱保苗,亦能泄洪排涝,护田保收!” 说到最后,杨稷总结道:“至于其余……便要看老天爷是否赏饭吃了。” 语气中带着农人面对自然伟力时固有的敬畏与一丝无奈。 赵凌赞许地点点头,这小子现在说话竟然这么利索了。 随即,他的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凝重:“诸位所言,皆是根本。然尚有一大害,尔等虽提及看天,却未明言其具体可防之策。此害一旦爆发,其祸之烈,尤甚于旱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