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键他一个文科生,也搞不明白工科生是咋回事啊。 他都纳闷了。 就几张图纸……怎么就把张楠整的走火入魔一样, 这不应该是哪错了就改哪的事吗? 看着张楠眉头紧锁,一副掉进去的模样,陈露阳觉得再这样下去,人非得钻进牛角尖不可。 干脆! 陈露阳决定直接进入第二阶段! “师兄啊,之前你没回来的时候,我和张叔、谭叔和刘叔他们商量了个事,你看看能不能做。” 张楠问:“啥事?” 陈露阳问:“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事,就是你看能不能在不影响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在留几个不起眼的标志。” 话没说完,张楠脸色顿时一变,嗓子都发紧了! “你突然搞这个干什么?” 陈露阳狐疑的看着张楠的反应,把零部件独特化的事情告诉了张楠。 听完,张楠的表情缓缓一松,似乎轻轻呼出了一口气。 “这个独特化的事,可以做。” “如果在零件装配后的内侧、非功能面上加一个极小的工艺特征,只要不改变尺寸链和受力路径,就不容易被看出来。” 他顿了顿:“只不过光这样还不够,最好做成‘组合暗记’,迭起来才保险。 陈露阳来了兴趣:“什么是组合暗记?” 张楠道:“组合暗记就是在同一件上埋三处小特征,也叫位置暗记、工步暗记和材料暗记。” 说着,张楠把桌上一个通用火花塞捏在手里,边比划边解释: “就拿火花塞举例。” 张楠抬起件子晃了晃:“别看火花塞个头小、露在气缸外,但其实最容易做暗记。” “第一处,就是绝缘体尾端的倒角。” “常规设计都是统一的 C1倒角,标准化好加工,也方便检验。可如果我们在把倒角做成 C0.8和 C1.2的不对称组合,并且加工时固定方位,让 C1.2始终对应金属壳的基准面,那这就成了咱们的暗记。” “装上车后,倒角部分正好被火花塞帽盖住,从外面根本看不到。” “即便拆下来,外人也只会觉得是正常的加工误差,不会意识到这里是特意留下的识别点。” “第二处,是电极焊点。” “一般厂子做火花塞,电极和芯子对接,最后都是点上一枪,一次焊死,留下一个圆乎乎的焊包。只要牢固就算合格。” “可我们可以在这一步上动点小心思。不是一个大焊包,而是让工人多走一步——改成‘双点焊’,两个小焊点并排,中间间隔0.6毫米。” “这样功能完全不变,电极一样牢固,但这就是咱们的暗记。” “外头人就算拆开研究,也只会以为是工人焊的时候顺手留的疤痕,根本猜不到这是规矩。” 陈露阳眼睛一亮:妙啊。 张楠继续道:“第三处,是密封垫圈。” “普通垫圈表面光,我们可以在靠近内径的背面,压一道0.2mm浅环纹。装车后完全看不到,但一拆开就知道是不是咱厂的货。” “这就是隐藏位置暗记。” 他抬眼看向陈露阳。 “这三处迭在一起,就是咱们通用火花塞的‘指纹’。” “别人仿造也许能蒙中一处,但要把三处都做到一样,几乎不可能。” 陈露阳听的一愣一愣的。 这些事,张国强、谭松仁、刘康文三个人说的时候,一个个还得皱着眉头,边唠边琢磨,半天才挤出个想法来。 可一到张楠这儿,怎么就跟倒豆子似的? 一口气能抖出好几条。 陈露阳眨眨眼:“师兄,你咋知道这么多门道?这些都是学校里教的吗?” 张楠笑道:“学校哪能教这些,都是我自己琢磨的。” “我这人,心里总爱多想两步。” “等到寒假回家,身边没机床,也没零件在手里,画图只能画一半。我就把注意力转到怎么留暗记上。” 顿了顿,张楠有些尴尬的开口: 其实……我早就留过印记了。” 看着陈露阳震惊的眼神, 张楠抿了抿嘴,有些语气发虚:“就是……我第一次画的图纸,不是被厂里打样做出来了吗?那会儿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头一回见到自己画的东西变成真零件。” 一边说,张楠还不确定的看着陈露阳的脸色,似乎在揣摩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毕竟,自己未经陈露阳允许,就在零件上加东西,虽然无伤大雅,但毕竟不好。 原本他以为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哪想到今天陈露阳突然问起。 所以他刚刚才吓了一跳。 陈露阳此时正着急,哪有功夫等他揣摩! “然后呢?你把印记记哪了?” 见张楠吭哧瘪肚的,陈露阳忍不住开口: “……诶呀,你做都做了,怕啥啊,说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