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被人驳了-《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2/3)页
最关键的是,经济系一班有个肯付出,认拿钱的好班长!!
只要是有陶润泽出现的大型班级集体活动,最后都会领着大家一起下馆子搓一顿好吃的。
不过大家都不会让陶润泽一个人拿钱请客,最后同学们总会把钱算清,主动把自己的交给陶润泽,嘴里还打趣:
“班长掏头份,我们添后份!”
等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了。
趁着团总支办公室的老师还没下班,学委张栋梁赶去团总支办公室取学刊。
系里的学刊通常由大三、大四的学生收稿,经过系里老师把关之后,再统一送到校印刷厂进行油印。
油印之后,学刊会直接送到系里的团总支的办公室,再由学委领回去。
通常一个班级会分到3-5本,由大家轮着传看。
这时候大家的读物少,所以学刊这种东西非常受大家欢迎,每次张栋梁把学刊拿回来,还没等捂热乎,就被其他人抢走了先去过个眼瘾。
而这次,由于学刊上有自己的旷世名作。
陈露阳都不等张栋梁回寝室,就一早等在门口,抢在别人之前先夺得了一本学刊!
迅速翻开目录!!!
《汽车零部件通用化的经济效益试算》:经济系大一一班陈露阳!
诶嘿~
瞧见这一行字,陈露阳瞬间美了!
他第一时间将学刊翻到了自己文章那一页,美滋滋的从第一个字读到了最后一个字!
写的好!
写的真他妈好啊!
这行文、这语句、这富有韵律的段落安排!
别的不说,就这个排版布局,都是一场视觉上的完美享受!
偏偏就在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汽车零部件通用化的经济效益试算……小陈,就你那数学能力,你还能算明白经济效益呢?”
下铺潘玉站在陈露阳的身后,绕过他的肩膀看学刊上的标题。
“是啊,你别算错了,再给大家误导了。”
吴德辰站在陈露阳身后的另外一侧,同样发出了一声憨厚的质疑。
滚!
陈露阳怒吼一声。
冲完左边骂完,他又冲右边一个怒骂。
“你这是骂人还是要咬人啊?!”
吴德辰腿脚利索,被陈露阳的模样吓的赶紧往后小挪数步,生怕被咬出个好歹。
大大的冲着两个人翻了凶狠的白眼。
陈露阳一脸看小宝贝儿的模样看着手里的学刊。
别看自己的文章是用算账的方式来论证经济效益。
可是核心观点却是:通用件不仅仅是节约和修车方便的问题,而是‘统一标准、打通壁垒’的突破口。
立意高的很!
再次喜滋滋的欣赏一番自己的佳作,
等欣赏的差不多了,陈露阳这才翻回到目录,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文章。
结果不看不知道!
“小琳也投稿了?!”陈露阳惊呼。
大家马上凑过来一看!
果然,目录上的一行写着:
《国营商店布匹柜台的调查》:经济系大一一班高小琳
瞅见熟人,大家赶紧把学刊翻到了那一页。
文章写得并不长,但调查却很仔细。
高小琳本身就在国营商店工作,对里面的情况就比其他人掌握的深。
再加上寒假期间,她跑了三个不同的国营商店布匹柜台,做了细致的笔记。
不仅把布匹种类、尺码、价格逐一列出,还写到:
春节前后,买布的人依旧排长龙,尤其是蓝布、白布、的确良最紧俏。
柜台里明明堆着不少货,却依旧限量供应,营业员常说“今天只卖到这儿”。
很多顾客买布是为了做新衣服、嫁妆,可布票依然是刚性限制,没票再多钱也买不成。
文章的最后,高小琳还加了一段感慨:
“布匹并不是稀缺到没有,而是流通环节效率低下。国营商店的供销体制如果不改进,只会让紧张局面长期存在。”
好家伙……真敢写啊!
几个老爷们看完,都在心里暗暗咋舌。
虽然是女生写的调研报告,但是字里行间用词相当辛辣不客气,毫不留情的直指矛盾点。
在很多地方,写文章要么套政策文件,要么图个四平八稳。
可高小琳倒好,直接点出“供销体制效率低”“限量供应影响民生”,
这话搁别处说,说不准还得挨批。
可偏偏这是在北大。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敢想敢说的劲头。
除了高小琳的布匹柜台调查以外,学刊里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