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论战暂停-《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3/3)页

    “那可太遗憾了。”陈露阳登时故作一脸惋惜。

    ……

    随着《经济系学刊·副刊》刊出,伴随着第三轮对掐刚刚点燃!

    就在大家都全都翘首以盼,等待罗天的回击的时候!!!

    谁也没想到,学刊编辑部突然刊发了一纸通知:

    “为迎接三八妇女节和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近期学刊版面需以节日宣传与学术讲座报道为主,暂缓刊发带有争鸣色彩的文章。”

    这一消息传出,学生们顿时炸了锅。

    你过节归过节,笔战归笔战,

    这俩也不不影响啊!

    再说眼看着双方就要打第四回合了,这时候停下算啥啊!

    课堂间隙、寝室走廊,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一场笔战,就这样被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

    可越是被压着不让吵,越让人觉得刺激。

    大家都等着节日结束,学刊解禁,再看两个人第四回合的对决。

    ……

    就在全校同学都在议论经济系骂战的时候,

    力学系专业教室里,张楠仔细将图纸的最后一处改好,随后轻轻的吐出一口气。

    自从上一次陈露阳明确提出,要在零部件上加入“组合暗记”之后,张楠整个人几乎埋在了图纸堆里。

    虽然开学初的课程和作业都很紧,但他还是硬生生挤出了时间,把现有的六种通用件图纸全部修改完成。

    只等再核准一下,就可以把新图纸发下去,让技校的学生生产了。

    可是……

    “到底为啥曹工要在这个地方放宽两级啊?”

    张楠再次翻出了曹工修改过的图纸,琢磨的头都快秃了。

    这些日子,他得空就研究曹工的图纸,还翻了不少的专业书。

    可不管怎么查、怎么推演,

    他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曹工要在图纸上这么画!

    明明自己画得严丝合缝,高压下更保险;可曹青杭这么一改,马上就“松”了许多,反倒像故意留了个缝。

    这不合理啊!

    终于,张楠彻底绷不住了。

    收拾好图纸,张楠背着书包,快步走向了力学系办公楼。

    听完了张楠的困惑,张殿才看看图纸,随后食指在那段“放宽两级”的配合处轻轻叩了叩。

    “你这段配合在总成里,‘主职’是啥?是密封,还是导向,还是装配定位?”

    张楠回答道:“我按密封算的,所以把公差收紧,想着高压下不渗。”

    张殿才“嗯”了一声:“你是把这段配合当成了‘第一道密封’,所以才收得这么紧,对吧?”

    张楠点点头。

    “这就是问题所在。”张殿才抬手敲了敲图纸。

    “在总成里,真正负责密封的是后面的皮碗或者O形圈,这一段其实主要承担的是导向和装配定位。”

    “你要是把它也当成密封面来算,就等于让它干了两份活,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张楠不解:“可书上讲得很清楚啊,只要有高压,就得保证配合严丝合缝。放宽了,真不会漏吗?”

    张殿才摇头:“你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路,凡事都往极限算。可工程设计不是这样。”

    “我记得上课时给你们讲过,结构设计要先分清功能,再决定尺寸。”

    “密封有密封件,导向有导向面,功能分清楚,零件才好做。”

    “你把导向当密封来算,收得死,装配的时候就容易咬死;高温一上,热胀一顶,反倒还更容易出毛病。”

    “这人之所以把这里放宽,就是因为他知道现场条件和书本上的理想状态差得远。”

    “要保证整体不漏,靠的是那道O形圈,而不是在这儿死抠公差。”

    原来是这样……!

    一瞬间,张楠心里的那股郁结总算是松开了。

    之前他一直死盯着“高压=密封必须收紧”这个逻辑,反倒忽略了整个系统里真正承担密封任务的元件。

    虽然按照他的画法,理论上确实能保证高压下不渗,但代价是公差被收得过死,加工难度陡增。

    如果真按那样去生产,不仅装配时极容易卡滞,批量制造时废品率也会直线上升,那么整个设计就失去了意义。

    “听懂了?”张殿才问。

    “听懂了!”张楠点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