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家快被拆了-《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3)页

    “行,图纸思路清楚就行。”

    张殿才把身体往凳子上靠了靠:“现在修理厂的零部件生产,弄得怎么样了?”

    虽然修理厂那边也挂着力学系的牌子,是合作实验点。

    但张殿才这边要上课,还得带实验、盯课题,日程本就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抽不出多少精力去现场跟进。

    现在张楠主动提起,张殿才干脆就顺势问清楚,了解一下进度,也好心里有数。

    “现在修理厂已经弄出6个成型的零部件了,等我手中的制动缸修理包、悬挂衬套图纸改完,就能继续安排生产。”

    听到张楠的话,张殿才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速度还挺快,这才不到半年就造了8个通用件,这陈露阳还真是有点本事。”

    说完,张殿才的目光看向张楠,笑着问:

    “看着自己画的图纸变成了零部件,心里感觉怎么样?”

    “挺害怕的,天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张楠低声说。

    张殿才一愣:“你怕啥?”

    “怕画错。”张楠肩膀似乎都紧张起来。

    “我总怕自己一个符号没标准、一个尺寸没算准,就会让几百斤的钢铁跟着出毛病。”

    “有时候盯着图纸看,越看越觉得哪儿都可能出问题。”

    张殿才笑着伸手,招呼张楠坐下。

    “你啊,就是太紧张了!”

    “不过,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就该有这种敬畏心态。”

    “怕出错,才会小心。”

    “心里装着工人和整车,才算真正负责任的设计。”

    “但你也得明白,设计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画图只是开头,后面有试制,有检测,有一整套工序帮你把关。你把思路画清楚了,就是尽到了责任。”

    张殿才笑了笑,又补了一句:“能在本科阶段就担这么重的担子,本身就是难得的锻炼。”

    “大家都是从这个过程走过来的,别怕,好好干。”

    张楠点点头。

    犹豫片刻,他开口问:“老师……咱们系里那个‘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的课题,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

    说起这事,张楠就忍不住的心虚。

    按理说他也是课题组的一员,本该按进度参与实验和数据整理。

    可这段时间,他心思全扑在修理厂的图纸上,课题进度自然落下了一截。

    本以为老师会提点几句,甚至严厉敲打一番。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张殿才非但并没有责怪,反而一拍脑门。

    “我就说看见你有个事,但就是想不起来!”

    “你去,把陈露阳叫过来我办公室一趟。课题上有个事儿,我得跟他说说。”

    现如今,“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课题已经推进到关键实验阶段。

    如果想进一步验证模型精度,就必须在真实构件上做反复加载试验,搭建一个能施加可控应力的现场加载框架。

    可学校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地方太小。

    不论是场地面积还是设备承重,都无法满足大规格构件的长周期加载需求,很多测试根本施展不开。

    所以张殿才这才动了心思,想看看修理厂那边能不能提供一块场地,把实验装置搭过去。

    这样不仅能解决空间问题,还能顺势把实验条件和生产实际对接起来,让课题更接地气。

    当陈露阳来到张殿才办公室,听完了张殿才的想法之后。

    他沉默片刻。

    “老师,这事儿……怕是有点难。”

    “修理厂现在就一个二层小厂房。楼下一半是工人们修车的工位,另一半是咱们课题组做实验用的金属疲劳试验台。”

    “地方本来就紧张,再搭一个框架,实在是腾不出空来了。”

    张殿才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修理厂的空间他不是没见过,确实有些局促,但他心里总还抱着几分侥幸,想着或许陈露阳能想出什么法子。

    如今陈露阳亲口一说,等于给这点希望也浇了冷水。

    张殿才暗暗叹了口气,心头顿时一沉。

    还没等他把这份失望说出口,陈露阳又紧接着补了一句:

    “不过,厂子旁边还有个车棚。”

    “车棚?”张殿才下意识追问。

    陈露阳点点头。

    “我原本打算把车棚拆掉扩建厂房,但要是课题这边着急用,我可以把车棚腾出来,先做应力加载框架。”

    这一句话,让张殿才眼睛顿时一亮。

    刚要开口,可是陈露阳又是面露难色,不确定道:

    “只不过,这车棚的事儿,我还没最后弄清楚。”
    第(1/3)页